报告时间:3月25日 10:00-11:00
报告地点:维格堂119
报告人: 宋震
报告摘要:
心脏病一直都是主要的威胁生命的健康问题,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已经是全球的头号死因。其中,心律不齐导致的心室(心房)颤动一直都是致死的一种主要形式。报告的第一部分我将会简要介绍如何以临床问题为核心,基础实验数据为依据,建立多尺度多物理态的心脏电生理系统,然后我将以长持续性钙火花的产生机制以及对钙介导的触发活动的随机性研究为例,介绍我们如何通过计算机仿真结合数理理论探索心律不齐现象背后的各种机制问题。报告的第二部分我将介绍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一般性药物的心脏毒性检测和抗心律不齐药物的研发,届时我会简要介绍美国FDA在药物心脏安全检测方面新的动态。报告的第三部分,我将简要介绍我们目前对线粒体中钙循环、新陈代谢、信号通路的建模,以及线粒体功能失调对心脏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报告人简介:
宋震博士现任鹏城实验室前沿学术中心虚拟现实院士工作室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后赴美国东北大学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Alain Karma教授攻取物理学博士,博士期间获得美国心脏协会 Predoctoral Fellowship资助,主要工作是通过计算机建模结合数学物理理论对心脏细胞中钙介导的心律不齐的机制进行研究,该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博士毕业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 David Geffen医学院心脑血管科主任 James Weiss教授和心脏计算实验室主任屈支林教授共同主持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继续对心脏电生理系统开展深入并更贴近临床医学的研究工作,并于2018年获得科研序列教职(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是对生物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并通过数学物理理论,对相关的生理和病理问题背后的机制和原理进行探索和解答。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心脏电生理,线粒体的钙循环、新陈代谢、信号通路等,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在包括《PNAS》,《Circulation》,《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Biophysical Journal》, 《Heart Rhythm》,《 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共发表同行评议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8篇(含共同)。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先后多次受邀作口头报告,并担任近10种国际知名刊物(如《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Biophysical Journal》,《Physical Review E》, 《Scientific Reports》)的长期审稿人,最近受邀作为客座编辑将在国际知名期刊 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上组织心脏电生理领域的专题。
邀请人: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