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1年5月17日(星系一)15:00-16:30
报告地点:本部精正楼302
报告人:吴锤结 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摘要:
本报告将传统的基于分离变量思想、采用已知空间基函数的谱分解,拓展为采用满足各种复杂边界条件和物理约束条件的时空耦合内禀基的时空耦合谱分解;首次证实采用时空耦合基可得到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解定量比对的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低维动力系统近似解;首次实现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低维动力系统近似解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解的定量比对, 从而保证了时空耦合低维动力系统的近似解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解(及无穷维Navier-Stokes方程)的吸引域中,进而,通过对时空耦合低维动力系统特性分析可以得到Navier-Stokes方程的准确动力系统特性;首次采用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低维动力系统近似解逼近湍流大涡模拟数值解,由此,通过对Navier-Stokes方程时空耦合低维动力系统特性分析可以得到湍流大涡模拟方程的准确湍流动力系统特性。通过分析指出传统的湍流数值模拟建模理论基础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湍流数值模拟建模理论基础;首次提出大小尺度时空耦合湍流数值模拟方法(LSC),并给出湍流封闭性问题的数值解法。
报告人简介:
吴锤结,1955年5月6日出生。1982年毕业于江苏工学院流体机械专业,1986~1987赴英国威尔士大学卡的夫学院从事激光测速研究,1988~1989赴美国田纳西大学空间研究院从事涡动力学研究。1992年特招入伍,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年以国家留学基金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访问教授,从事格子波尔兹曼方法研究。2012年9月任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数学系访问教授,与杜志华教授合作进行火箭发动机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waves引发的scratch tone及其对发动机叶片疲劳裂纹产生的作用研究。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机械与航空系做学术休假研究。2020年5月退休。
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湍流与稳定性专业组副组长、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委员;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科学》(中、英文版)编委、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的Associate Editor、《应用数学和力学》副主编、流体力学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编委。2008年转业至大连理工大学任航空航天学院创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湍流、非线性动力学、流动控制、涡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最优动力系统建模理论和最优智能物面流动控制方法。承担和参加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邀请人:钱跃竑